第 27 章 (第5/8页)
纪元在研学处门口等着,正好等到郭夫子出来。
郭夫子四十多岁,看着十分爱笑,眼神温和得很。
“小神童。”郭夫子一看,就知道他是谁,“今日太忙,也没去找你,怎么样,在县学可适应?”
纪元想了想:“还好,县学热闹。”
郭夫子哈哈大笑:“确实热闹,这里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你年纪小,若有人欺负你,尽管同我讲。纪元谢过,把赵夫子的信双手递上。
郭夫子摸着胡子,也不急着看,反而一边走一边道:“听说你今日又做了首元宵诗,很不错,看得我都想吃了。”纪元赶紧道:“只是玩笑话,碰巧而已。”
见小孩这么谦逊,郭夫子点点头,才慢慢道:“成名太早,锋芒过露,并非好事。
“不提了,看他愿意举荐你来县学,就知道他也变了不少。”郭夫子笑着道,“可不要辜负他的期望。“你夫子就是脾气傲,名气大,当年得罪不少
郭夫子口中的夫子,自然是赵夫子
天知道看到赵夫子把自己学生诗句拿过来炫耀时候,大家惊讶的表情。
当时对纪元便有了好奇。
纪元却在细品郭夫子这番话,又听郭夫子道:“最近县学因为童试的事很忙,估计不会太顾及你们这些新生。童试一年一次。
先县试,后府试,再提学院道之试。
对比来说,县学就是初中学校。
一群初一学生,还有一群初三学生
老师们精力有限,自然会先关注初三学生们。
“这段时间不要松懈,好好读书,时光如流水啊。
郭夫子回家之后,纪元才明白其中意思。
就是说,县学最近不会很严?
刚开学就放羊,要他们自律?
第二日这个想法便成真了。
早上辰时初去上课,郭夫子照例教四书。
等到下午的时候,原本的五经课却变成自习课。
“每年都是这样。”在学校上了两年的学生道,“等到县试结束,明经博士们才会回来,这会都去教参加童试的学生了重点便是乙等堂学生。
明经博士们全都过去突击辅导。
乙等堂学生今年都要考秀才。
他们丙堂学问差得还远,今年也不考秀才,索性暂时放养。
“二月初六县试,考三日,四日出成绩。”
“在这之前!我们都没人管!”
纪元默默算了下,一直到二月十三,丙等堂都没人管。
一切为了科举。
这句话果真没错。
赵夫子告诉他,这里会跟私塾不同,确实是真的。
那时候他跟大海小河他们考县学时,赵夫子也不曾耽误其他蒙生的学业,在考试当天临时请假。
而县学这里,只要能考中秀才,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一边。
科举,功名,在这里是头等要事。
这也没什么。
但对丙等堂学生来说,那学生们不玩疯了?
这才刚开学,还有一部分是刚入学。
怪不得郭夫子要点他好好学习。
果然,下午说是自习,教室里的五十五位学生,大部分歪倒在书桌上,要么在旁边打闹。
纪元拿出他在赵夫子那抄录的《四书集注》这是朱子所写,如今也是必读书之一。
四书本身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也该看这几本了。
纪元先静下心,再抄录一遍,既是温书也是留两份备用。
不过手边的纸张却不多了。
抽空还要再买点。
县学每个月虽然发纸张,却都有定额,肯定不够用。
这大概就是食宿全免,但学杂只负责一部分?
即便如此,对纪元来说已经很好了。
有屋避风的宿舍,宽敞明亮的教室。
至少不用坐在屋外读书。
纪元专心抄写,旁边走神的李廷见此,也拿起书默读。
他们好不容易考进来,不是为了玩闹的。
还有几个学生也被鼓舞,当下收敛心神。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大多有自制力的,都是穷学生们。
他们自幼过得艰辛,读书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容易。
“装什么装。”
王兴志王兴杰堂兄弟俩,本就因为昨日食堂里的事生气,还被其他富家子弟笑话。
现在看到纪元学校,只觉得刺目得很。
“有些人啊,一辈子的穷命,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啊。”
“就是,装得还很像,读进去了没啊。
纪元只当耳旁风,更难听的话他都听过,还怕这些。
其他贫家子弟却不服了,只听对面人又道:“看!穷酸社的人急了,说你了吗,你着急?”
纪元直接把书拿起来,大声诵道:“孔子登东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