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5 章 各行祖师ax (第5/12页)

加入书签

后闸,再开启前闸让水流平,让船只通过。

船只往下游通行时:则先开启前闸让水流平,再关闭后闸让船只通行,这样就能解决枯水期航行问题】

【最奇特的是灵渠天平坝:集拦水、泄洪、自动调节水位的功能三合一。

能排上游多余的河水可漫过天平坝,排入海洋河故道不给下游带来洪水威胁。

又能使渠水位长年保持在1.5—1.8米的高度。

相当于灵渠大坝如同一杆秤,说称二两决不称三两。

正因为‘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所以把灵渠大坝称为‘天平’。

其中原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咱们打开大坝时维修时才发现,秦人把松木以纵横交错的排叉式方法,夯实地插放在坝底,其四围铺巨型条石,最后用铁将其铸牢形成整体,达到‘通三江、贯五岭’的巨大效果】

桂州刺史鱼孟威站在灵渠坝前,捻须为神迹补充:“大坝下游须用条石片竖嵌砌,块块相叠形如鱼鳞,让坡面不平,才能减阻河水下泄,不让洪水冲击坝体。”

他蹲下身手漫过黄色河水,指尖带出几粒沙砾轻叹:“自古以来治洪就因河水中黄沙泥土过多,对地势造成冲击。”

而灵渠大坝的鱼鳞面在减缓河水时,也让洪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在石缝中,起到加固大坝的作用。

秦人设思实在妙想!

现在灵渠提防尽坏,江流且溃,让桂人多苦,而今桂府公库难以支撑修坝耗费。

但是家中有子生病,岂能因为家贫不救?

所以这些日子他都在为筹集治渠经费而奔波。

天幕打趣了句:【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它山堰被认定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除它山堰为唐朝水利外,其他都是老秦人撸起袖子造出来的水利工程。

如果有时空通道,我希望请秦人来监工建造,给钱的那种。

以秦朝的认真劲,肯定不存在豆腐渣工程】

秦始皇嘴角一抽:朕真能到后世,朕不介意遣黔首为尔等服役。

至于...后人说的钱财,朝廷自不贪那点小钱。

对天幕的提议,秦始皇乃至朝臣很淡然,他们知晓后人只是说笑,但秦民却是真心期盼自己能到仙人处干活。

有钱拿啊!

大秦越大他们的日子越不好过,要不是最近陛下开了‘玄生大会’,颁布一系列利民法令,还减免各类赋税,未来生活还有期望。

否则在得知秦后有汉有唐的朝代时,他们就跟着六国反秦了!

现在听到‘灵渠’由大秦建造,百姓纷纷苦起脸,祈祷自己千万别被朝廷通知服役修河。

修河建渠是要死人的!

【在水渠、蓄水类工程中,百姓对此抵触并不会太大,因为他们修建成功后自己也能受益。

但运河类的水利工程,对百姓而言是从心底抗拒的徭役,因为修河建坝从来不是一个好差事。

以灵渠为例:灵渠渠道工程艰巨而复杂,南渠修建不仅要劈开阻路山崖,遇到山石拔高处无路可绕时,只能从高山处劈出河道。

在古时无机械、无炸药的情况下,全靠双手和简单器具开凿,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即使换到现在,我们有各项机器相助,辛苦干活时仍要骂几句发泄发泄,更何况古时呢?】

民间百姓:仙人说得对,咱们还得自带干粮赶路,苦啊!

【纵观灵渠史载的24次维护中,仅一次维护时达到百姓官府俱欢喜,为何?】

不等天下人猜测原因,天幕直径给出答案:

【人家鱼孟威给钱啊!

唐懿宗时期桂州刺史鱼孟威想要修缮灵渠,主要考虑两点:

1.不能大肆动用正赋消耗府库钱财;

2.为能役穷人伤和气;

所以他以‘约工费,积刀布’的方式来筹集款项,以军队修缮为主力,再用钱雇佣百姓做劳力。

在修缮选材上他听从刘君素的建议,放弃竹片碎石头等物,选用巨石、坚木对灵渠进行全面疏浚。

同时又新增十六座陡门,让灵渠焕然一新,把船只不能行的河道改为百斛大舸来往无滞】

鱼孟威没想到自己末名竟被仙迹提及,更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刘素君?

他默默地念着三字,忆起他是位级别不高的官吏‘末效’。

末效啊,鱼孟威沉沉地叹口气,应该是本地戍卒,而不是他地服役者。

他得让人请来好生商讨如何治理灵渠才是。

去岁他才到任不久,已戍防桂州三年的戍卒想要还乡与家人团聚。

却被徐、泗观察使崔彦以军帑空虚发不出军费,让戍卒再留一年。

消息传出戍兵震怒,军校赵可立等人率军发难,杀都将北上还乡州官不能挡。

史称‘桂林戍兵起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