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第6/28页)
…他离班超时间太长啊!
哎,要是能与唐太宗联系就好了,借几个武将用用,作为回报,他派桑弘羊和张汤去唐指导指导。
【不管怎么说,隐太子拿到刘黑闼人头,成功累积战功,但对他太子之位有巩固作用吗?
有!
但这时大唐的继承问题,就不再是立嫡长子VS立贤的问题,
二是李渊的皇权VS唐太宗的臣权夹杂着父子问题。
甚至可以说假开国皇帝VS真开国皇帝的矛盾问题】
秦
秦始皇嘴角微抽:这后人说话还真不留情面,把唐高祖贬得如此低微。
唐高祖窘境,是因唐太宗军事才能过高,显得李唐将领,甚至其他政权都太过无能。
若他是唐高祖…他抬手摁了摁眉头:“直接换太子,将唐太宗放在储君位上,比放在臣位上更容易控制。”
不过…秦始皇摇摇头,唐高祖怕是舍不得隐太子。
【平定河北后唐太宗又讨伐平定徐圆朗,得到的奖赏只是荣誉称号:‘十二卫大将军’。
从臣子上讲,唐太宗已是‘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
从亲子角度讲,他武有赫赫战功,文有十八学士拥护,其能力威望都超过了太子。
而太子呢?他并无大错,军事不见长,善于政事而已。
但是军中将领不认你这太子,甚至高居宫内的皇帝啊!】
唐
什么无大错?
天幕一句太子无大错,让唐初群臣彻底破防。
长孙无忌冷哼:“当年征讨刘黑闼,过洛河时朝廷竟然不拨粮,让陛下自行解决。
要不是当年慧休高僧筹粮送到军中,他们那里还打得了刘黑闼?
李勣点点头,此事还是他给慧休表功,慧休高僧不仅送粮,还引军士到寺中歇息。
而朝廷半点不沾,这算哪门子的无打错?
宰相房玄龄亦是叹气:当年陛下对阵宋金刚,双方一日交锋八次,而太上皇在干什么呢?
在山上打猎!
种种行为怎么不让他们心寒啊!
【权力来源于下层,而不是上层,下层承认你是皇帝时你是帝王,反之不承认时你什么都不是。
隋末群雄中,论合法性,李渊比不上窦建德;讲出身李密也不差,军事才能方面王世充也能跟他过招。
李唐占据关中及蜀中,没有唐太宗的情况下,李唐真的能一统天下?
并不是说李渊无能,李唐没有其他大将,而是说李唐的硬仗、难仗几乎都是唐太宗打下。
原本这些战争,应该是李渊这个开国皇帝身先士卒树立威望,但李渊放弃了这个选择,又怎么能怨唐太宗军功甚高呢?】
唐
李世民眼眸闭合,泪水滚滚而落:没人喜欢身枕冰地,食之不饱,可他能怎么办?
太上皇承诺他做太子,随即反悔。
承诺分天下与他,随即反悔。
玄武门时他再不行动,他的家小,跟随他的部下都会没了活路。
李建成功绩甚少,凭什么要受他遏制,甚至被他取命?
【康熙朝九龙夺嫡,大皇子军事能力一流,太子才能出色并占有大义。
三皇子在文人清流中甚有清名.九皇子善于经商,敛财能手。
无论他们怎么斗,康熙都能稳坐钓鱼台看九龙夺嫡。
为何?
因为整个大清江山由康熙亲手梳理过,从擒拿鳌拜到三藩、再到收复湾湾,都是他的功绩。
后期还领着众皇子出征漠北,巩守大清边疆。
实打实的战功下天下人服他!
而唐高祖李渊呢?
简单讲他没这个资本!
无论是隐太子对唐太宗下毒,还是李元吉之直言杀唐太宗,归根到底就是李渊没资本震天下。
所以才在继承问题上,不断游离和稀泥】
天幕语气陡然加快,根本不给众人反应时间:【所以无论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还是君主权力,它的基本点就在于它满足大部分阶层的生存需要,一旦它无法满足各方利益时,只能以流血完成变动。
就像汉高祖刘邦不亲打天下,那他肯定被手下绑了送给项羽变熟人(物理意义上的熟)。
明成祖没有亲自提刀打天下,他的结局就跟自焚而亡的湘王朱柏一样!
所以玄武门之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没有足够威望压制唐太宗,让天下服气!】
汉
面对后头调侃,刘邦坦然面对,甚至还能自侃:“哟,要是乃公不亲上前线,你们还真让楚霸王把乃公给煮了?”
萧何放下手中竹简,默默地看了他几息:你都亲上前线了,还对淮阴侯不放心。
若不亲上前线,你猜猜谁会跟你?
连我这个老实人也会收拾家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