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8 章 姑娘请披黄袍(四) (第7/20页)

加入书签

各地书院门前,一座座“十问碑”被刨出毁弃。

唯有她,一遍遍地告诉所有人,要活下去。

要活下去。

数千女子的北徙之路上,不断有人死去或者放弃,也不断有人新来。

各地的还圣元君庙里挤满了为她们筹备衣食的百姓。

终于,她于永夜中执火,将人带到了朔州的勇毅学宫。

当女人们的脚踩上了朔北的土地,扶正之乱也终于到了尾声。

其后数十年里,她一直待在勇毅学宫,等到代宗身死哲宗继任,等到哲宗无子承嗣,等到当今陛下登基。

她离开朔北,要在旧地起新碑。

如今她满头白发,已经是年过八旬。

自从已经决定了要来庐陵书院,孟月池就已经知道了“薛重岁”这个名字,看见真人,她有些傻。

说到底,她还只是个聪明但是没见识的十岁小姑娘呀。

这怪不得她的。

听到薛重岁自报家门,柳朝姝连忙行礼:

“晚辈柳朝姝见过薛大家,当年我祖母蒙您搭救,大恩至此,柳氏满门铭感五内,片刻不敢忘怀。”

薛重岁摆摆手,她对眼前的小姑娘更感兴趣:

“你看,你娘认得我,我可不是坏人。”

孟月池点点头。

“我知道,您是极好极好的人。”

薛重岁被她逗笑了。

“我看你也会是极好极好的学生。”

孟月池板着一张小脸儿,眼睛亮晶晶的。

片刻后,她才说:

“我只能尽力吧。”

她拽了拽旁边的孟月容,学着自己母亲的样子行礼。

“学生孟月池,见过师长。”!

“城门马上就开了,咱们立刻就走。”

孟月容靠在孟月池的肩上睡着,孟月池原本也在小憩,听见了嫡母的声音立刻睁开了眼睛。

看见那双黑亮的眼睛,柳朝姝有些疲色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浩浩荡荡十几辆马车驶出了易阳县城,带走了孟家三房分家析产后的家底。

柳朝姝将孟月容抱在怀里,头轻轻靠在了马车的壁上。

“孟家要将那几个妾和你们的弟弟留下,我答应了,我在易阳有两个嫁妆铺子,以后那铺子的所得用来供养她们日常花用。其余的庄子田地之类,我没要,只将孟家库房所有的银子和金玉器都拿走了,加起来算,不到两万五千两银子,再加上我那些嫁妆,能带的都带了,拢共能算是三万两。”

她语气很轻,声音很低,仿佛是自己在跟自己算账似的。

孟月池知道,这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城外的路不甚平坦,马车轻晃,车帘的缝隙里,一道天光时有时无。

柳朝姝抬起手,掀开车帘看向外面。

晨雾蒙蒙,前路遥遥。

她忽然笑了。

“从前,我总做一个梦,梦见我出嫁那一天,梦里我掀开了轿帘子,看见的不是来迎我的孟叔恒,而是这般的白雾。”

冷风吹进来,她深吸了一口气,又将怀里孟月容身上的斗篷裹得更严实了些。

再看看同样严严实实的孟月池,她笑着说:

“旧梦不复,我之幸也。”

庐陵位于易阳县南西南四百多里处,途径洪州,柳朝姝给柳朝妤去了信,又找了柳家在洪州的故旧,从镖局雇了人,继续前往庐陵。

一路走走停停,六日之后,她们就到了庐陵。

柳朝姝甚至没有进客栈,只在驿站稍做休整,就让人唤了卖房的中人来。

庐陵书院定址在鹤洲之上,去年新造了一座石桥与外相连。

柳朝姝先是在庐陵买了一处两进的院子,又一挥手,将鹤洲石桥外面的地买了上千亩。

孟月池在一旁看着,和旁人一样的目瞪口呆。

“有什么可看的?知道我分家析产,孟叔恒定会跟我要钱,我把钱都用来买了地,也好过给了他,再说了,月池在庐陵书院少说也要读上五六年,月容说不定得读十年,我早些置办些产业,也让自己有事可做。”

离开了孟家,柳朝姝不是出手阔绰的孟三夫人,也还是出手阔绰的柳朝姝。

上千亩地,柳朝姝打算都建成了铺子。

“薛大家来庐陵开书院,这小小的鹤洲定然热闹非凡,少不了有人来租铺子。”

孟月池能怎么办呢?

除了嬷嬷们给其他人打赏,她就没花过钱,只能是不停地被她震撼。

比起看母亲花钱,其实她更想去看看那个庐陵书院。

一月十六,柳朝姝带着她和孟月容走过了鹤洲石桥。

“初梨十问?”

一过了桥,她就看见了高大的石碑。

石碑一看就是新的,凿出来的字里墨色还没褪掉。

“阿娘,这个石碑好大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