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陇右 (第3/4页)
再请太子帮忙力争,军国大事,兹事体大啊。”
皇甫惟明神情凝重
陇右这边,局势紧张,皇甫惟明已经紧急调动兵马,沿线布防,并派人前往河西节帅衙署所在的凉州,通知盖嘉运调兵防范。
吐蕃与大唐的战争,归根结底在青海和西域,准确点说叫做资源,因为吐蕃那个地方资源相对匮乏,而青海地区做为水草风茂的天然牧区,自然是他们所惦记的。
两边只要开打,原因只有一个,吐蕃内部资源不能自给,内乱的可能性大增,必须对外输出矛盾。
两边不打的时候,那自然是因为吐蕃的日子还能勉强过得去,只要日子还能过,谁都不愿意主动挑起战争。
因为战争是非常大的变数,一个操作不好,会影响皇权的统治力。
而每年从五月开始至十月之间,是大唐与吐蕃边境关系最紧张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麦子熟了,水草丰茂,牲畜膘肥肉厚,是打劫的绝佳时机。
所以皇甫惟明非常清楚,吐蕃用兵,就在四月份,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不到三个月了。
为了彰显军情紧急,从西北方向而来的驿卒,一日三报,陇右的军情急奏如雪般飞入长安。
严武的事情,在二月中旬的时候,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眉目。
很多证人都还没有抵达长安,侯莫陈超府上下人的指正,因为严武的矢口否认,而无法做为定罪证言。
要给一个人定刑,需要关键证据,只要有人真的看到严武杀死侯莫陈三娘,严武就算不认,也无法逃避。
但是陇右的军情,已经抵达。
眼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勤政务本楼,
李隆基召见了一班大佬级人物,商量边境军事。
“吐蕃内部兵力过众,分属卫如、约如、叶如、如拉统之,辖下六十一东岱,每年一会盟,去年的会盟是在十一月,紧接着皇甫惟明便上奏,石堡城外围出现大量铁骑,今又有大量急报,可见吐蕃此番动作,是在去年会盟之时决定,”
资历最深的信安王李祎,皱眉指着殿内的一张地图说道:
“既是早有预谋,恐大战无法避免,石堡城为陇右屏障所在,不容有失,应急令盖嘉运往瓜州、肃州、甘州南线布防,以对吐蕃形成压力,迫其主力不能集中于陇右,长安这边,需紧急筹备军需,以保供应。”
说完这话,他看向了李林甫。
李林甫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朝廷各机构衙门,张嘴要钱的时候都只会冲着他来,给圣人修建内库,耗费巨大,今年圣人还要游幸骊宫,宫殿修缮又是一笔大费用,王忠嗣要打,陇右也要打。
我坐在这个位置,真是要难死。
李隆基脸色凝重的点头道:
“金城公主薨逝不足一年,他们就要挑起纷争,朕亦不能容忍,陇右的军需不得贻误。”
说着,他也看向李林甫:
“此事还需右相操劳,勿使我陇右儿郎有后顾之忧。”
要钱的时候,他说话的语气都很温柔。
李林甫微笑点头:
“圣人放心,臣必然尽力筹备。”
他每逢答应这种事情,都是绝对能办到的,所以朝堂众臣在这方面,对李林甫心服口服,不管人家以什么样的方式搞钱,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差事是真特么难干,累不死也要愁死。
“好!有右相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李隆基点头道:
“尽快议一个方案出来,如何部署应变,要做到万无一失,此事由右相主持,左相协理,各部司倾力配合,要是让朕知道有人懈怠军事,严惩不贷!”
他继位至今,对吐蕃的战事,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在他之前,唐与吐蕃的纷争由来已经,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超卓名将: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王孝杰、韦待价、黑齿常之
直到金城公主和亲,双方战事的频繁程度有效降低,战事大多发生在河西九曲之地,青海方向反倒没有那么激烈。
直到围绕石堡城的攻防出现,双方在青海湖方向的冲突,已经是愈演愈烈
如今可以为李琩提供国家重大信息的人,已经不只是杨洄了,裴耀卿是首选,因为人家可以参与到更高级别的会议当中。
而帮助裴耀卿传递信息的人,是严挺之,人家完全有理由来李琩这里,我的好大儿在这,我老婆也在这,我自然随时都能来。
眼下仍旧留守在王府外面的大理寺官员已经不多了,张均正在为陇右的事情发愁,这个时候没工夫搞党争,那么负责此案的就成了李道邃。
李道邃是宗室,他亲哥李道坚,是上一任的宗正卿,宗室成员基本是不牵扯党争的,常常置身事外。
还有关键一点,因为诫宗属制的原因,他们比较无欲无求,生下来就有远超于别人的待遇,生活乐无边,吃饱了撑的,我去拉帮结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