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章 (大章)瓷器与十年平均寿命 (第5/6页)

加入书签

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其实霍海并不能记得全部原文,虽然西游记他小学六年级就看了一遍原文,后来发现很多遗漏初中又看了一遍,高中看了各种阴谋论解读,又去看了一遍,成年后为了学写作,又去看了一遍。

但也不是全部能背下,只能记个大概故事。

其中不少精彩的诗句记得倒是清楚。

标题什麽的也是几个大概,写个大概没错就行。

霍海念完感叹了起来。

如果没记错的话,小说脱胎于杂记,而杂记丶怪异志丶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一类的东西,的始祖,就是《汉武故事》。

霍海记得《汉武故事》应该是成书于王莽时代之前的,写的是武帝的故事。

就是那本书里写到了蟠桃园什麽的,写到了东方朔偷蟠桃,写到了西王母天庭等概念。

从此以后,神魔志怪就成了中国小说独有的特色。

这种通俗的书籍,传播很广,也为后来神话系统的产生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因为这本小说始祖书籍就是历史类小说,所以也让后来历史类小说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主流小说,一直到《西游记》的出现。

而且就算是西游记已经非常偏离历史主题了,比水浒传还要偏,但也依旧定在了贞观年间。

霍海也只能感叹了,霍海可没办法也没本事把中间的那些小说都写出来,只能直接写《西游记》了。

不过,直接把该有的都给补齐了。

正感叹着呢,就看到两个老师抓耳挠腮。

霍海震怒!

西游记还没开始写呢,你俩就开始耍猴戏是吧?!

霍海起身去看,才发现两人写的很纠结。

很多词汇不知道是什麽,不知道怎麽写。

霍海捏着下巴思索了起来,然后才恍然大悟。

就好像现代人认识简体字,不用学习也能大概认识繁体字。

但认识是认识,让现代人直接写繁体字,就写不出来。

而两个老师,是读得懂雅言,但是写不来雅言。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也学了一点雅言的精华,加上语境上下文理解,能读懂古白,但完全不会写。

这就跟霍海自己小学六年级时,读了一遍西游记,很多段落句子读不通,然后跳过读了个大概一样。

「这……」

口述失败?

此时,刘细君走了过来,发现两人在写东西,看向霍海,兴奋:「你要写新文章?」

「不是文章。」霍海:「是小说,很长的那种。」

刘细君:「所以……为什麽是他们在写?」

霍海:「这麽长我自己写?我不喜欢写字。」

刘细君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我帮你写。」

刘细君最近的日子有多难过,就有多喜欢霍海的写的《洛神赋》,就有多欣赏霍海的才华。

能够见证一部新的神作的出现,是刘细君之前幻想过的事情。

霍海:「你认识简体字?」

刘细君:「……」

霍海:「你会写白话文行文吗?」

刘细君:「那是什麽?」

霍海解释了什麽是简体字什麽是白话文之后,刘细君明白了。

原来要新写的着作,比自己的想像中还重要!

「我学简体字,学白话文,然后你说我写。」刘细君很认真:「我能学会的。」

霍海摆了摆头,一个人学白话文学简体字要多久?根据大学那边的情况来看,读书人比完全不会的人学起来还难,因为以前学的东西会有干扰。

需要时间适应。

刘细君:「我学得会。」

霍海忍不住叹气:「学吧。」

这能指望的了?看来是偷不了懒了,只能自己写。

写了几千字,第一回还没写完呢,霍海就手腕发软,直接丢下笔,翻身呼呼大睡。

第二天,霍海写了三百个字,心一横直接开始大纲代替正文,跳到了大闹天宫,想了一下又不对,只能默默地又拿出白纸垫着。

第三天,写了五十个字,直接开溜。

还顺便以完成刘彻的任务为理由,直接太子宫都没去。

如此持续了十天。

刘细君再出现在霍海面前时,宣称自己已经学会所有简体字了,已经能照着老师的日记和教案写一样的白话文章了。

霍海不信,口述起了《西游记》。

刘细君拿着笔哗哗的写,不带停的。

霍海一口气口述了一章半,口乾舌燥,停了下来。

刘细君:「继续呀?」

霍海罢手:「咳咳~喝茶,休息,嗓子冒烟了。」

十分钟后,霍海趴在桌子上,刘细君的小脑袋从桌面下探了出来:「继续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