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章 (大章)宣布新城计划 (第3/6页)

加入书签

现在渭河断流后,码头前的可就不是一条大河了。

而是一条充满了砂浆泥浆淤泥的凹沟。

渭河大桥下以前叫做大坑谷,现在变成了新渭河。

而老渭河码头间夹着的就不是渭河了,而是大坑谷了。

庄熊罴指挥着工人,把条石推到码头边,往下倒。

码头最中间这一块是要留着架桥的,但是两边依旧很宽,此时条石已经铺出去很远了。

车夫们推着改装独轮车,运送着条石到了石头路边缘,两手一提,把车把手抬起来,条石自然而然就滚下了独轮车,滚到了前路上。

都用不着人工去放置。

如果一条条石下去,还在往下沉,那就再来一条。

河两边码头同时动工,现在条石路中间,都已经接通了。

只是走起来不方便,容易卡着脚。

后面的人还在继续运条石,把路扩宽。

而更后面的人,已经开始推着泥巴上路了。

泥巴往地上一倒,就有两个工人拿着绑上了草绳的大木桩子,开始夯土。

当初修长城不过如此。

甚至于,修长城还没这个效率,毕竟这是发工资的,还包吃,有饭吃有肉吃有油水。

一个领工钱的工人,顶五个徭役的工作量。

参观团前队快走到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一条路在渭河乾枯留下的河道上通向了对岸。

「这麽快?」

「快?你不看看这是多少人。」

上万人推着车子就干!

孔延年遥望着路:「霍大人,这河水已经断流了,等河底乾涸,估计也要不了几天,到时候自然就能通路了,直接用夯土筑路就行。」

「现在这样用这麽上好的条石去铺路,得花多少钱啊?」

霍海此时已经从马车出来了,自己骑着马,一边得意:「那岂不是要缩短工期?」

「还有这河堤蕴藏的水量,不是你们想像的那麽简单,这条石隔开路,其一是方便过路,其二还有阻断小股水流的作用。」

「这路旁边,以后要修成大桥,等以后运河通水后,就不用坐船通过了,直接就能从桥上过。」

旁边的大臣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通水前修桥,的确方便!」

「咦?这麽说来的话,那长安北面大坑谷上的那也是桥?!」

很多人都知道,大坑谷上面在修建什麽建筑,但是并不清楚是干嘛用的。

现在不明白了吗,渭河已经在桥下了。

有人马上意识到:「那现在去同关,岂不是不用等着过河,而是一路畅通无阻?」

以前同关到长安,无论如何也要花个大半天时间,来回其实很麻烦,毕竟过河。

而且,河上不是没发生过翻船这种事情。

而现在,可以跑马了!

这意味着如果是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就能到!

如果不是不计一切代价的加急,自己骑马,最多也就两个时辰。

如此一来,同关煤矿那些赚了钱的矿工,岂不是到长安更方便了?

霍海都笑了,岂止。

以前同关过来长安,是五十公里,一百里整!

现在到新城,你猜怎麽着,只有四十三公里啦!

比后世都近。

后世修路还修的歪歪扭扭的,奇奇怪怪的人,饶这饶那。

而现在这条路,是驰道,一开始就是笔直的对着北面修的,一条道拉到底,直接一路放马飙车到相府到长乐宫都没问题。

随着大队伍越来越近,上万工人已经夯出了一条夯土路。

这夯土路下方是石基的,又重,全都是沉入了淤泥底部,压实了的,现在又夯土暴力捶打,稳得一批。

放在后世,这都不现实,毕竟不可能出动一万人来干这麽个事儿。

但放在这个时代,皇帝要他俩时辰通车,就得通车。

何况还给发工资,还是高工资。

刘彻站在马车前台上,眺望桥梁:「诸位,随朕过河……过去看看?」

以后这儿就不再是过河了,虽然很多人在这儿过了无数次河,不过在运河修起来之前,这儿只能叫过路了,不能叫过河。

一群人都想看看霍海和皇帝陛下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麽药。

筑路的民工开始往旁边撤,他们不是要去休息了,而是他们已经要开始运河工程了。

运河河道疏浚,还有梳理运河河道硬化的墙壁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次要彻底的解决半悬河问题,让运河段永久不会悬起来,所以在这一段直接用石料堆河岸。

至于里面的泥沙,还得晾晒两天才能动工。

霍海走在前面介绍:「这儿以后会是古运河大桥。」

「这运河大桥的两边,就会是码头,这儿我会把码头一路修到这儿来。」

以后这里就不是百米宽的大坑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