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九原,大同,孤做如下部署 (第3/3页)

加入书签

和工作系统......”

李承乾语速不慢,甚至有些词汇,在长孙无忌这种从来没有停止对《大唐新报》阅读的人听起来,都有些陌生。

此刻王铭,王青云父子二人,手上却是丝毫不见混乱。

甚至于。

长孙无忌等人,分明注意到,另外两桌的一些太原府官员,竟也是随身带着那种小本本。

此刻正在快速记录着,可能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命令。

“养殖规模也要加大,我们不仅仅要扩大官有的养殖场,民间也要鼓励,要给补贴,尤其是百姓们可能顾虑的兽病的问题,要想办法减少百姓的顾虑,让百姓愿意尝试着去养。”

“猪,羊,家禽这些东西,后续的收购和加工上,也就涉及到了孤要说的第四点。”

“我们要扩大并州道的商品生产规模,眼下我大唐并不是缺钱,更多的是缺少用来交易的商品,甚至更远的将来,这种物资的缺少将会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事情。”

“钢铁厂那边的生产已经开始出现盈余,孤打算成立罐头厂,将这些肉,甚至是奶制品,全都进行加工,便于长期保存,这样就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

"商人们也会更愿意去买。”

“第五点,成立大唐皇家甄选商会司,对我并州道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商会,进行审查和评定,经营状态好,并且民间和商界口碑好,且没有不法记录的商会,授予皇家金匾,作为孤给他们诚信经营的鼓励和奖赏。”

“今后,这种评定每年进行一次,原来有金匾的商会,若是欺压百姓和工人,违反律法的,一律收回!”

李佑,李愔,李恽,李贞,还有此刻的李丽质,看着皇兄李承乾,此刻发号施令的样子。

都是纷纷不由眼中放光,吞咽口水。

脑海中,也忍不住的幻想着,有一日自己也能够如同自己皇兄这般优秀。

见此。

最后在并州处理一些事情,就要带人分别前往河北道登州,和河南道洛阳的李恪和李泰两兄弟。

不由得相视一笑。

最后。

就在这些官员们,纷纷以为李承乾说完的时候。

李承乾却是沉吟一下。

目光看向此刻的王铭和长孙无忌两人。

“王刺史,长孙刺史,你说,孤若是想要大建云中,将其改名为大同城。”

“并且想要在镇北道也建一座雄城,命名九原的话......你们觉得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