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邂逅 (第1/2页)

加入书签

萧怀沣想起了骆宁的话。

骆宁说,私盐商谋取暴利,危害朝廷。

她知道!

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孩儿,她却知晓此事。

当时萧怀沣心情复杂,只是没叫她看出来。

“……按说,此事哪怕在江南也是隐秘,极少被外人知晓。可我的王妃很清楚内幕。”萧怀沣说。

辰王、崔正卿脸色皆是一变。

“咱们想黄雀在后,可既然她都知晓了,母后是否知道?咱们消息是闭塞,还是灵通?到底有哪些人知晓?”萧怀沣又道。

崔正卿站起身。

他把门窗再次检查一遍,又叮嘱自己的心腹看守门前屋后,以及房顶。

“怀沣,我向你保证,此事一直绝密!”崔正卿正色说。

辰王:“原本也是利用盐湖产量做文章。管盐湖的人,你经营了快十年,产量暴涨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怎可能消息满天飞?”

又道,“你问你的王妃了吗?”

“她有些机灵。我问,她可能猜疑到我身上。我只是观察她到底知晓多少、从何处得知。”萧怀沣说。

“打探到了吗?”

“再也没聊过此话题。”萧怀沣答。

三人沉默。

“怀沣,你可信任她?”辰王又问。

萧怀沣:“当然。”

她卖身契还在他手里。只要他想,她随时可以从这世上消失。

他自然信任她。

“你心里有什么猜测?”

“不可能是她家里人打听出来的,骆家没此等本事;哪怕有,骆崇邺也拿去卖人情了。她知道,只两个可能。”萧怀沣说。

“其一,她偷听到盐商邱士东的聊天,猜测到了事情的大概。她很聪明。”

“其二,她说过她擅长占卜,两次都算成功了,她可偷窥天机。因她能占卜,她对很多事反而太透彻了,毫无防备说了出来。”

辰王与崔正卿都愣了好一会儿。

“……可能是两者皆有。”辰王道。

先偷听到了几句蛛丝马迹,再自己占卜。

她可能没想到,盐商拿的,只是此事利润上的一点甜头,真正的利润悄然移花接木,入了雍王府。

辰王与崔正卿从何时替萧怀沣做事的,已经不太记得了。

当年,他们俩是旗帜鲜明的雍王党。

替他们结盟的,不是萧怀沣,而是先帝。

先帝迫切想要换太子。

可他很清楚知晓,不管是朝臣还是望族,都害怕储君易主,他的阻力太大了。

先帝头一回态度强硬,非要做此事不可,接着就得了一场病。

那场病几乎掏空了他,他壮年就倒下了,而后无力折腾。

“废长立贤”的筹划,全部搁置。

萧怀沣很清楚,他皇兄对他有多戒备,恨不能他立马去死;而他的母亲,第一选择是局势,而不是儿子们。

他敬重母亲,因为母亲要的不是权势,而是天下苍生的安稳。

局势变动,天下大乱,百姓十年内未必可以恢复生机。

太后经历过京城那次的动乱,她太清楚百姓需要什么、江山稳固应该如何抉择。

她比先帝更理智,以及更谨慎。

萧怀沣是敬她的,故而他愿意退后几步,不将母子关系逼到绝境。

“……怀沣,你的王妃虽然不是高门女,却机灵聪慧。这一点,最是难得。只需她与你一条心。”辰王开口,打断萧怀沣思绪。

萧怀沣:“这点忠诚她还是有的。”

骆宁像一只幼鹰。

现在软弱,是因为自身力量太小,还没有成长。可从蛛丝马迹里,能窥探到猛禽的天性。

假以时日,她必能翱翔九天。

有潜力的下属,萧怀沣很有耐心栽培。

他给骆宁找软鞭、请女教头,希望她能早日立起来,可做一杆锋利的枪。

时辰不早,萧怀沣要回府。

临走时,他把崔正卿簪的那支花给扯了。

崔正卿:“……碍你事了吗?”

“碍本王的眼。”萧怀沣说。

辰王端起茶喝了一口:“本王眼睛也舒服多了。”

崔正卿:“……”

骆宁回到家,先把暖玉镯子交给孔妈妈,认真收起来。

简单洗漱,换了亵衣裤,骆宁有些睡不着,对秋华说:“今晚不用值夜,你也去睡吧,我看一会儿书。”

秋华应是。

她放好了暖水壶,又在铜盆里加好清水,放好骆宁的茶杯。在炕桌上放一盏小灯,拉下灯罩,只稀薄微弱的光,不透进帐内。

准备妥当,她才出去。

骆宁一个人看书,回想今天外出的种种。

似乎也没什么大事。

萧怀沣一如平常,冷肃而傲慢;辰王端方有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