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8章 轻装上阵 (第1/2页)

加入书签

第438章 轻装上阵

安庆右营在桐城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因为四处动乱的基本形势没有得到改善。

整个七月间,安庆右营都是在到处奔波当中:

先是争世王蔺养成和老回回马守应再次合军后,进攻潜山,马应魁紧急回援,被马守应率军围困在挂车河西,马应魁部下张应举前往桐城求救,张鹿安二话没说,便带着全营去救援。

在安庆右营的火炮和火铳的进攻下,马守应很快解围而去。

还没等着安庆右营、马应魁、乙邦才等军准备对蔺养成所部进行合围,蔺养成又率部敏锐地逃到了山中,不知去向。

明军得以连续收复太湖、宿松等地,但是北面大山里的流寇们,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一般,笼罩在安庆府的头顶,持久不散。

安庐滁和巡抚郑二阳,与同僚商议后,就准备组织安庆一带的官军,进山围剿流寇大军。只是自从史可法回乡丁忧以后,文官当中已经没有了一个知兵之人,以谁为帅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最后还是郑二阳自己无奈,承担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指挥作战之责。

于是军事能力就比较欠缺的郑二阳,指挥着安庆右营、安庆后营、安庆援剿右营等营头,跟在老回回大军的后面,在英霍山区转悠悠,官军虽然努力跟随,但是始终无法找到流寇军的主力。

就在官军疑惑之际,老回回自己率领精锐的骑兵部队竟然突然向东,经舒城不攻,攻下几乎没有设防的庐江县,然后快速地转而向南急进,一日一夜飞驰直抵安庆城下。

这可把坐诊安庆府的郑二阳给吓坏了,上书陈述道:

“寇中最狡者莫过于老回回……”

一边向朝廷表明自己的苦劳和既往的功劳,说明流寇势力的壮大和嚣张;一面派出传令兵,急招远在霍山城西的安庆右营、援剿右营等回援安庆府城。

等到张鹿安和乙邦才等人率领大军连夜赶路到桐城时,老回回马守应派部下马信带人前往试探攻击,发现官军仍然比较难打后,果断下令撤回,然后带着全军头也不回地一路向西狂奔,再从潜山进入山区。

就这么折腾了大半个月了,张鹿安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维护的安庆右营的将士们,一个个的瘦弱不堪,个别人还形容枯槁。更为关键的是耗费的物资粮草太多了,自己给安庆府去了很多次行文了,可是拨款拨付物资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张鹿安自己心里非常难受:

那些文官指挥打仗,压根没有任何章程可言,就知道派兵跟在流寇的屁股后面转或者堵在流寇的进攻路线之前,只是流寇大军多配备战马和驴骡,机动性非常好。而官军的步兵比例很高,速度方面根本不是流寇大军的对手。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张鹿安不顾乙邦才的劝阻,给郑二阳去了一封申文,提请让官军休整一段时间,但是信送到后,郑二阳非常生气,当场驳斥张鹿安没有大局意识,还派人斥责了张鹿安,不能存在懈怠心里,一定尽快把寇患给平定。

张鹿安在次日见到郑二阳发出的指令后,那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好声好气地建议,他竟然不知所谓地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张鹿安当即下令禄青山、张双、王朝等人带着辅兵营暂停跟随战兵营行动,同时让之前损伤比较大的战兵营左翼部和右翼部也随同辅兵营返回浮山补充休整。这么一算,张鹿安所部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千人。

郑二阳听闻皮应举、黄配玄等人反应张鹿安擅自撤军回去休整的事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完全没有想到,之前一向顺从的张鹿安,竟然连他的命令也不听了,派遣黄配玄赶到桐城,对着张鹿安就是大肆的抨击。

张鹿安不慌不忙地询问道:

“敢问安庆府提供的粮饷为多少人用?是不是只有两千人?我们打了这么久的仗,而没有任何休息,剩下的人不足两千,也是完全合理的吧?我们也是完全在执行上峰的命令,什么叫我是阳奉阴违呢?黄大人,你不会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吧?”

黄配玄依旧是说不过张鹿安,直接起身拂袖而去。

张鹿安对于黄配玄的无礼嗤之一笑,他根本就不在意这帮文官的看法,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文官就会强迫自己来接受;一旦自己没有了军队在手,那么就会有无数的人像饿狼一般扑过来。

想起这些可能发生的场景,就令张鹿安心有余悸,哪怕再苦再难,他也要增强安庆右营的实力。

而攻打流寇这种战斗力不是特别强的军事集团,对于安庆右营来说是最好的练兵方式。

为了应对流寇的侵扰,按照张鹿安的理解,对于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流寇作战方式,最好的应对措施不是封堵,而是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骑兵来打败骑兵。

借助于之前在应城和新城一带俘获的马匹,加上从长江中上游的莫家购买的川马,将其中还可以用作繁育用的母马送到浮山,交给莫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