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金丹的提升,境界的感悟,迎鹤楼 (第2/3页)
丹药瓶,那里面还有两颗金丹,自己吃了会有同样的结果吗?
田晋中的心思没这么复杂,他提醒道:“师兄好像进入了某种状态,你们声音小点,别打扰了他!”
其他人顿时声音小了起来。
田晋中却还嫌火车的噪声比较大,在张之维的座位旁贴了一张静声符箓。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以张之维的静功水平,这点噪声,构不成一点影响。
…………
…………
耳边讲道声音渐远,药力消耗完毕,张之维睁开眼,长长呼出一口气,舒展筋骨,开始平复气血,将那如江河般奔腾的血液收敛蛰伏。
“这一粒金丹,几乎抵得上我大半年的苦修,外丹一道,果然非同凡响!”张之维心道。
外丹一道始于黄帝,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他也算得上是异人之祖,道家五术基本都出自于黄帝之手。
譬如奇门遁甲,就是黄帝把自身的所学讲述给臣子风后,命他演化成文,所以说才有“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这句话。
外丹一道也是如此,不过,黄帝没有借臣子之手,而是亲自着了一本《黄帝九鼎神丹经》。
从此,外丹一道出现,至于内丹一道,则是先人在炼丹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丹炉,把炼外丹的道理,运用到自身的身上。
如此一来,炼出来的“丹”,不用服用,营养物质就能直接融入体内,省去了很多步骤,还降低了门槛。
毕竟要想正经的炼外丹,得以自身真炁,合天地召唤,门槛太高了。
所以,慢慢的,外丹一道的传承越来越少。
其实,严格来说,龙虎山才拥有最上乘的外丹传承。
因为,张道陵便是继黄帝和老子之后,外丹一道的集大成者,当年他建立道教,而后离开青城山,出蜀地,来到云锦山,借天地大势炼丹。
丹成之际,引发异象,龙虎二气冲霄而起,方圆百里可见,至此,云锦山改名龙虎山,那里也成了道教圣地的原来。
祖师爷如此厉害,按理来说,外丹一道应该是龙虎山的老本行才对,但不知为何,时至今日,龙虎山基本已绝了外丹一道。
“没想到现在的武当门长竟然精通这个!”
张之维突然有些想见这武圣一面,倒不是他想炼金丹,而是内丹一道源自外丹一道,若能对外丹一道有所了解,想必对内丹功的修行也会大有益处。
这时,他注意到了张怀义时不时瞥过来的目光,这家伙看得很隐晦,但张之维的神觉何其敏锐,还是发觉了。
张之维扭头看向张怀义笑道:“怎么?也想嗑一颗?”
张怀义讪笑一声:“师兄说笑了!”
这时,田晋中开口道:“师兄,我也想来一颗,这金丹效果到底怎么样啊?”
“明知故问!”
张之维笑道,旋即让他把手张开。
田晋中照做,两手摊开,放在张之维面前。
张之维倒出一粒金丹,放在他的手心,道:“拿在手中,以血气包裹,看能不能感受到一点药力,若能,就说明能消化,你就把它吃了,若不能,那就不能吃,不然它就是穿肠毒药,古往今来,不少皇帝都是自不量力,吃丹药吃死的。”
田晋中照做,但即便是把自己憋的面红耳赤,这金丹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就好像一个铁丸一样。
“看来不行啊!”田晋中一脸失望的把金丹递给张之维。
“张师兄,我来试试!”吕慈自告奋勇。
张之维递过去。
吕慈尝试了一番后,也放弃了,他是炼炁的,对性命的淬炼很少,血气不够强大,也做不到。
吕仁比较有自知之明,试都没有试。
陆瑾和张怀义试了一下,也差点火候。
这结果不出张之维所料,吕仁和吕慈暂且不提,如意劲单纯的练炁手段,不性命双修,若无炁加持,肉身不会比普通人强到哪里去。
不过,田晋中、张怀义、陆瑾是性命双修的。
田晋中根基很扎实,但整体修为低。
张怀义是剑走偏锋了,相比较金光咒淬炼性命的效果,他更喜欢琢磨金光的威力,醉心于术,而事实上,他在这一方面,也确实很有天赋,因为后来他搞出了号称术之尽头的炁体源流。
至于陆瑾嘛,不能说剑走偏锋,只能说是偏科,他太依赖逆生三重的逆生效果了,所以即便在知道性命很重要后,还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去研究逆生状态,并心心念念的想突破到二重。
什么都想要,导致他的进展有些慢。
在修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张之维只做提点,并不代他们做决定。
…………
…………
张之维服用了一颗金丹之后,没有接着服用第二颗,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犹不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