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见师父,守黄庭,养谷神 (第2/3页)
道理而已,你若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张静清说道。
「我倒是有点兴趣,」张之维问,「它讲了个什麽道理?」
张静清说道:「让无根的树有根,这书是讲神仙栽接法的。」
「神仙……栽接……」张之维道:「不太明白,师父您讲解一下?」
如果张之维问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张静清会很不耐烦,因为他知道,说出去的内容,很快就会被整个龙虎山知道,但张之维问一些道书相关的问题,他还是很有耐心的。
他解释道:「何为栽接法,大概用《无根树》里的几句话来形容吧!」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煞人!」
「具体的,你一看便知!」张静清把手里的道书给张之维递了过来。
张之维接过,一边看着书上的内容,一边思忖起来,他不是什麽道门小白,师父话里的意思,书上具体所讲,他是读的懂的。
大致意思是,人就如无根的树,年老力衰,精神有限,只是待死而已。
但世间老树,尚可以接以嫩枝,重新发荣,就好像梅树寄柳树,桑树接梨树一样。
这种无情之物尚能由老复生,人这种得天地之正气的万物之灵,又怎麽可能老了,却没有药医?
而那药医之道,便是老而接栽之道。????至于后一句的「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煞人」,当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男人怀胎,或是男人发福肚子大了起来。
应该是通过修行某种方法,生出了身外之身。
这句话在《无根树》这本书上的图文描写是,一个人的头顶上,有一个小婴儿出来。
一般人看到这种场景,都会觉得这是出阴神或者是出阳神。
但张之维却不觉得,因为不管是出阴神还是出阳神,所展现出的样子,都是自己本身的外貌,不会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婴儿,这更像是一种其他能力。
至于前面半句,「守黄庭,养谷神」。
黄庭者,中央正位也,即阴阳相合之中一窍,又号为元牝之门,其实就是下丹田。
在体内,元阳牝阴,阴阳合,有此窍即有谷,有谷即有神,无此窍即无谷,无谷即无神。
谷即黄庭,黄者中色,庭者虚也,因其中虚,故以黄庭为名。
这里的谷神,应该是指一个诞生于黄庭之中的什麽东西。
至于到底是什麽东西,或许还得从谷神的来历讲起。
谷神的意思有很多,在《道德经》第六章里,老子对它的形容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张之维还记得,师父以前讲《道德经》的时候,谈论过「谷神」和「玄牝之门」,说它们有几种意思。
明面上,谷神里的「谷」,是用山谷来形容大道的虚无,空荡荡的山谷可以生养万物。
「神」是指孕育万物的能力和不拘于形式的过程。
合起来的意思是大道虚空生养万物,万物由此而出,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所以是天地根。
而「玄牝」和「谷神」还有另一种解释,它指古人修真体悟中的一种精神觉知状态。
正所谓,心无所住,至善如水,至虚如谷。
在虚怀若谷之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明澈觉知,称为谷神,也叫玄牝。
总之,这阐述了一些本体论的道,本体论是东西方都在讨论的一个很着名的观点。
这里不谈西方炼金体系,在东方练炁体系里,本体论又被称做「本根论」。
一些道家高人,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也就是天地根,归结为无形无象,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
在他们的理解中,天地根有三种解释。
一是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譬如先天一炁。
二是一些关于抽象的道的概念或原则,如「无」,「法」,「理」。
三是「心」,也就是主观的精神的延续和长存。
这三种观点,分别源自三种学派。
道家的典籍就是这样,它直指大道,但又玄而又玄,一千个人读,有一千种理解。
并且,这一千个人,往往都能有所得。
而这三种学派,若按后世的理解,或许可以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丶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至于张之维,他并没有对自己进行划分。
他不是单纯的唯物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唯心主义。
或者在他看来,逮着一个观点使劲论证,其实便是陷入的妄执,如果放下执念,跳出来看,或许有很多不同的点。
而在他看来,道祖老子,既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或者说,它们其实是共存的。
那这麽一来,上面对「天地根」的三种解释,其实都说的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