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书月票活动开始啦) (第1/6页)
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书月票活动开始啦)
门外的太庙令还有项绪,还有羽林卫的人,都懵逼了。
感觉霍海在里面已经喝大了。
项绪十分担心,公子今天行为挺怪的,不会在里面喝大了,然后冒犯了高祖吧?那就完犊子了!
等霍海写完后,趴在地上呼呼大睡。
什麽吃席,不吃了。
霍海迷迷糊糊,梦到了一个豪放的侠客,在梦中,霍海与他说了好多。
……
庆功宴上,刘彻得知霍海在太庙喝祭祀的酒吃祭祀的肉,也是懵了。
以前太庙都没啥祭祀的东西,那祭祀的东西能吃吗?
最近什麽卤菜啊什麽的发展起来后,祭祀的牛头什麽的也搞了新花样,这才真的好吃了点。
但霍海也不至于真就饿了,非要和高祖抢吃的吧?
然后刘彻才知道,霍海跟高祖的牌位说了好多,然后还失态了,什麽大笑啊,大哭啊,拖鞋到处丢啊,反正是发癫了。
最后,才提笔写字。
刘彻打开了送过来的纸。
上面写的是。
《韬钤深处》
刘彻皱眉。
古代兵书有《六韬》和《玉钤》,韬钤就是指兵书,韬钤深处自然指的是军用大帐篷内部,也可以说是指前线指挥所。
但,这儿是太庙啊,写给高祖的,干嘛写这个?
刘彻才继续读了起来。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首诗在霍海那儿,是另外一个意思,但是在刘彻看来,又是另一个意思了。
司马迁提笔:「玄武侯,胜而祭祖,在高祖灵位前发癫,留有诗一首,《韬钤深处》。」
《韬钤深处》是明朝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作品。
这首诗写在了一本兵书的空白处。
这首诗从霍海的角度和从武帝的角度看,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如果要翻译成大白话,那意思就是。
小楼生活暂时是高枕无忧的,但别忘了耻辱的盟约。
倒酒招呼客人,坐下来挥麈谈兵。看兵书一直看到天黑,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看兵书的感想和体会,直到满天星辰,宝剑也是横放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上阵杀敌。
封侯并非是我内心的真正志向,但愿大海风平浪静!
霍海之所以写它,是因为,是因为这首诗在戚继光写来,意思应该是『小安不是真正的安,别忘了海上的小鬼子。』『封侯非我意,我只想弄死小鬼子。』
而在刘彻看来,这首诗是分成上阙下阙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难道不刚好是以刘邦的视角写的吗?
大汉就如同一栋小楼,看上去已经非常安全了,但不要忘了白登之围,不要忘了和亲的盟约。
我(刘邦)见到有客人来了,于是倒酒招呼,坐下来谈论大汉的兵锋发展。
而来人是谁呢?来人正是大汉玄武侯霍海。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上阙是刘邦主视角,下阕却是霍海主视角。
刘邦招待霍海想要知道大汉如今有何成果了,有没有搞定匈奴啊。
于是霍海就在书上写满了兵事,告诉刘邦,大汉已经荡平北境啦,吞下匈奴和西域,只是顷刻间的事情,老祖宗你可以安心的睡个好觉了。
于是刘邦又问『好小子,你这功绩的确有资格来跟老子我显摆了,算你厉害』,然后霍海答『封侯非我意』『其实我根本不想封侯。』
刘邦又问『那你想干什麽啊?』
刘邦怕是已经知道了卫长公主的婚事,就以长辈的身份,打趣后辈。
结果,霍海严正的回应『但愿海波平。』
这是名字里面带来的使命啊。
霍海,霍海。
霍去病曾经为大汉驱除了积病弊病,攻破匈奴。
如今,霍海要为大汉拿下大海吗?
所以,霍光要为大汉带来光明的未来?
但愿海波平,霍海的目光从来没有在封侯这件事情上停留过,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南海之滨。
如果换个人来说『封侯非我意』那就纯是装逼犯了。
如果换成戚继光说,那就是戚继光在向朝廷表明,我根本没有参与党政的意思,没有争权夺利的意思,我只是想为国而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