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第2/3页)

加入书签

晒太阳,坞堡里的人,立马就会出来投降。

因为之前有了成例,林道这边也都是按照舒氏的方式处置。

按照规矩办事的好处是稳定。

拍脑袋的处置,则会让人感觉不安。

乞活军的前军,用了七天的时间,抵达了襄国城外。

后续各部人马,陆续在之后几天抵达。

襄国城,又名建平城。

自石勒起,凡数十年来,每年皆调动大量民夫来此修建城桓宫殿,大修城郭。

城池高大,防御设施齐备。

若说有什么缺点,就是守军不足。

城内的守军,只有区区数千人。

以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以及行动能力来说。

附近郡县兵得知消息,从春耕农忙的土地上集中起来,再开拔抵达建平城,至少得半个月。

“大都督,城内尚有数万民夫。”

“大都督,工匠营说,建造攻城器械,需耗时十余日。”

“大都督,建平城距邺城不过二百余里,羯胡援军旦夕可至,当速速发兵攻城。”

军议上,众人争吵不断,各种讯息纷至沓来。

林道安静的听着,从中分析有用讯息。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相关的经验。

胡乱下达命令,自是不可取。

这个时候,需要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

待到众人的争论声逐渐停歇,林道看向了秦朗。

“你说。”

秦朗行礼,神色严肃的汇报。

“等着工匠营建造攻城器械,耗时太久肯定不行。”

“建平城距离邺城这么近,没等攻城器械建好,那边的援军就已经开过来了。”

“到时候腹背受敌,恐有不测之事。”

“守军兵少,当分派兵马三面佯攻,分散守军兵力。”

“集中精锐甲士,择一面猛攻破城方为上策。”

林道颔首,目光扫过众人“谁还有别的建议?”

沉默之中,却是谢奕主动出列“大都督。”

“某以为,城内尚有数万民夫,若是能说动这些人反水投效,破城之战势必事半功倍。”

“可行。”林道点头应许“具体如何操办,就交由郡公负责。”

有了决断,数万乞活军迅速行动起来。

偌大的建平城,四面都出现了乞活军。

长长的城墙上虽然有不少人,可大多都是身形消瘦,目光麻木的民夫。

他们本是在城内修建宫殿群。

吃不饱,干活累,还要遭受鞭打惩处,乃至于虐待而死。

此时又被拉上城头打仗,早已经是心如死灰,宛如行尸走肉。

城外各处,架起了一口口的大锅。

米饭馒头,菘菜猪肉,土豆牛肉的香气,随着风飘上了城头,让民夫们的喉咙滑动,眼中逐渐放光。

“一起喊。”谢奕招呼身边一群大嗓门“记住教你们的话,别喊错了,要喊的整齐。”

吃饱喝足的众人纷纷应声。

他们上前,在弓弩射程之外,举起了铁皮喇叭高呼。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大都督讨伐羯胡,汉家子斩羯胡首级一枚者。”

“记功一转入军籍,赏粮一石,肉十斤!”

“尔等遭羯胡欺压,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朝不保夕。”

“攻城之时只管动手,杀羯胡越多,赏赐越多~~~”

“报仇之机就在眼前!”

‘嘣!’

眼见着民夫们蠢蠢欲动,守军受不了这等压力,直接动用床弩射击,驱散城外煽动军心的大嗓门。

不少羯胡守军,挥动兵器斩杀民夫,震慑军心。

鲜血与杀戮,短时间内稳住了阵脚,可民夫们眼中的仇恨却是愈发加深。

城外的乞活军,米饭馒头肉食敞开了吃。

他们在城头守城,却依旧是只给稀的能倒映脸的稀粥喝。

这等待遇上的巨大落差,自是无法接受。

什么家国大义破家之仇的,都比不上食物待遇上的巨大落差。

‘嗡嗡~~~’

无人机飞上了天空,居高临下的监控战场。

四面都有乞活军在攻城。

分不清楚乞活军主攻方向的守军,只能是哪里告急就往哪里调兵。

他们的行动,都暴露在了无人机的摄像头下。

“这里。”

林道示意身边的秦朗,看自己手中的操控屏幕“这里的着甲守军,出了一大队人往东边去了。”

秦朗仔细观观察,再抬头看向远处的建平城。

片刻之后他用力点头“郎主,永丰门守备空虚,破城的时机到了。”

“好。”

林道也是没有犹豫“那就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