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各行祖师倒计时 (第4/46页)
天地万物的存在,才能到达真正的仁;
全
文背诵?
欧阳修低头念叨了一句:没想到后人对周子太极说不感兴趣,对散文却要求学子熟记,真是怪哉!
按下心中疑惑,他继续打量着天幕展出的大宋学派精义:
张载:宇宙现象由气引起变化,也就是‘气元论’(也叫气本论),气是人不良欲望的来源,要诚意正心(穷理)、了解人类天性(尽性),也就是修养内心才能体察天下。
……
【简单总结:北宋新儒学的宇宙观,也是理学中的‘理’含义:它是万物起源,是天地规律,而天地规律就是仁义道德,仁义道德组成世俗一切,你佛教自称方外之人不属人间,只能劝善舍去自我盼来世命运。
所以我儒家胜你佛教!】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能延续到现在的宗教、学说,都有一套完善的来源论,如犹太教、基督教来源于创世说,伊斯\兰教来源基督教的上帝;
儒家的宇宙、本体论弥补上了来源哲学上的缺失,重新修整了儒家学说道统,这才真正立于世间】
听到此,司马光文彦博等人才稍稍松口气,后人说得粗糙,好歹没有胡编乱造。
文彦博擦了擦汉,轻轻吁口气:“看来后世学风甚重‘智’,有智才能分辨是非,而智正是儒家五常之一,想必儒家在后世亦为显学。”
司马光看了他一眼,直接闭口不言,文彦博想法未免太过天真。
后人连残暴的法家都能出言赞叹几句,对于儒家从没好脸色,怎么会让儒成为显学?
别忘了打到孔家店之言不远,后人学的是诸子百家之说。
【因以儒立国,所以北宋儒家学派极多,有胡瑗为代表的安定学派;以孙复为首的泰山学派;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临川学派(新学);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涑水学派(朔学);
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庐陵学派(圣学);以苏轼为代表的蜀派;
以周敦颐为首的濂溪学派;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
这些学派统称为理学,北宋朝堂政治以朔学派、临川学派、涑水学派为主,现在骂的理学在北宋,在主流中根本排不上号,只能算民间显学】
宋
赵匡胤心绪瞬间提起:那个理学犯了后人大忌?
见陛下一脸烦躁,失了素日冷静,赵普上前劝解:陛下忘了孔夫子之说??[(”
学儒家经义者谁不尊孔子为圣师?
后人言孔子祸害,却有为其辩解,可见他宋学在后世多被误解。
赵匡胤脸色沉沉:“不必多说,朕知你意。”
过了半晌才道:“朕就是不服,汉唐制度多有漏缺,后人却为其描补,朕兴道德仁义,续华夏道统,种种伟事却三番五次遭到后人蔑视。
朕不服!”
他抬头望着天幕,心中升起一股冲动:“说宋,像汉唐那样说宋,让朕死个明白,宋到底亏在哪!”
【宋承
五代残像,所以儒家在立学说弥补本体论时,统统把学术目标指向了道德:修身养性行仁德之举,在当时儒家看来五代能如此暴烈就是因为无道德,让三纲五常沦丧,世间无礼仪维持。
他们要重修道德人伦,也就是三纲五常!
所以我们现在的道德观、习俗大多始起北宋,同时这也是为何宋儒不喜欢汉唐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汉唐风靡行事,皆以武乱国以至国威沦丧,破坏礼仪秩序让天下大乱。
到南宋时还有了‘唐源于夷狄,作风失礼之举很正常’的说法(朱熹说的),到后来更是指斥汉唐两朝是‘臭汉(汗)脏唐(糖)’(朱熹徒子徒孙说的)】
“砰砰”汉唐两朝从皇宫到大街小巷,无数人拿起手中物件就往地上砸:“欺人太甚!”
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秀&刘备:怒火中烧,烧宋成灰,然后再抬脚往上踩两脚!
刘彻把腰间佩剑抽出又合上,反复数次才勉强压住心中火气,好气!
汉家行大复仇之念,如今有人侮辱大汉,他却拿对方无任何办法,好气!
刘彻捏紧了剑柄,原地转动一圈,鼓起脸对天幕骂了句:“泥土之国,不堪一击!呸!”
李世民同样如此,掀翻案桌后往前冲出几步,对天大骂:“你是个什么玩意?”
然后秦始皇看着天幕闪过的弹幕再次陷入了沉默:
鼓脸猪猪:你就是泥做的国,不堪一击!
扑腾二凤:你上不得台面!
嗯,名称就很别致(秦始皇:反正丢人的不是朕)
【为了避免道德沦丧,三纲五常损失,所以北宋大兴教化之道,仅兴□□动就来了三次:
1.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庆历兴学’;
↑返回顶部↑